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章开饭  (第3/3页)
想,高地上的守军用不着我们出手已经伤亡大半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听老师讲的《狼来了》的故事。我想,当我们真正发起反攻的时候,伪军或许就会以为我们还是在骗他们吧!    后来我才知道,根据我军藏在公路附近的侦察员报告,这场炮轰之后,敌人运下的尸体就整整装了三十卡车。    让我体会更深的,还是由这场炮轰明白了我军的炮兵经过连日的战火考验,终于逐步成熟,炮火的运用合理精熟。    我所知道的是,我军现在与美军在火炮数量上的对比就从战役初期的1:10缩小到1:4,炮火组织指挥上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曾经在炮兵部队工作的迫击炮手杨飞罗就告诉过我,我军炮兵现在把所有火炮按射程远近分为五个炮群,采取二线分散配置,由军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并且制定了统一的阵地分区代号,以便迅速精确进行射击。各型火炮也根据性能不同,赋予不同的使命:榴弹炮、加农炮负责压制敌炮火,摧毁敌工事,打击敌二梯队;火箭炮采取面积射击主要杀伤敌纵深炮火和有生力量;迫击炮机动使用,主要拦截敌集团冲锋,射击其他火炮难以打击的死角。    此时的志愿军,已经从初期的小米加步枪的装备,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能力与联合国在正面战场上硬捍了!    二十二点二十分,离反攻时间只有五分钟,上甘岭上出奇的一片安静。    从今天中午十二时开始,我军断断续续地朝上甘岭两个高地打了十个小时的炮,只这么一天时间,我想志愿军炮兵就向阵地前倾注了数万发炮弹了。    这些炮弹再次把上甘岭炸得一片烟雾燎绕,坑道口外面几乎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就连敌人探照灯的光线,也只能在这浓厚的烟雾上留下像手电筒一样的淡光。    看着怀表上的指针一下一下的跳动,我不由皱了皱眉头。    本来我以为我军炮兵部队会在进攻之前再来一次炮火准备,所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时候再给敌人来上一顿炮火,我想伪军还会以为又是骗他们而没敢从掩体里出来,这就正好给了我们冲上去的机会。但没想到时间一点一点的逼近,却依然没有半点要打*的样子,天空中也没有一点炮弹的啸声。    还有三分钟!    战士们已经做好冲出坑道的准备,他们手里紧握着各式武器,子弹已经上膛,手榴弹旋开保险盖,整齐的排成一排,贴身靠在坑道壁上。就等着我一声令下,就会冲出坑道朝预定的阵地冲去。    由于我军炮兵已经对敌人阵地一阵狂轰滥炸,所以伪军今晚根本就没有心思也没有胆量派出人来监视我们坑道口,这使得我们可以放心地在坑道口前等待着攻击时间的来临。    还有两分钟!    看着怀表上的指针,我的心也跟着一下一下的跳动。看来今晚的攻击,上级是不准备有炮火准备了?只有两分钟的时间,这时就算是有炮火准备也已经来不及了。    还有一分钟!    我把怀表收了起来,从背上抓过自己的步枪,并为它装上了刺刀。    我们这个坑道口离0号阵地和4号阵地很近,如果没有遇到伪军的阻拦的话,冲上去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所以很有可能会发生rou搏战,事先装上刺刀则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差不多可以冲了吧!    我心里这样想着,前后也不过就只有半分钟的时间,早点冲晚点冲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    可就在这时,空中突然传来了一片“啾啾啾…”的声音。    是“喀秋莎”!    我很快就明白了,今晚的总攻不是没有炮火准备,而是用作炮火准备的,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喀秋莎”这玩意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把成百上千发火箭弹一口气全部打在敌人的阵地上,难怪会直到这时候才动手了!    “轰!”几百发火箭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在敌人阵地上爆炸开来,高地上闪出一片耀眼的白光,霎时就把阵地上的烟雾和弹坑都给照得一清二楚。    “开饭!开饭!”爆炸声还没有完全消逝,挂在旁边的步话机里就传来张团长的大声吼叫。    这是张团长和我约好的暗语,就是要拿敌人下饭的意思。于是我对着司号员一点头,他当即一马当先地跳出了坑道口吹响了冲锋号。    “冲啊!”“杀!”…    战士们高喊着一个接着一个冲出了坑道口。别看他们一个个在坑道里头蹲了十几天,天天都吃着半饱打仗,平时连走路都摇摇晃晃的站不稳,但这时全都像上足了发条似的个个都蹦了起来,也不知哪来的劲,风风火火的就朝阵地上冲去。    我也提着步枪跟着人流冲了出去,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气慨。    跟敌人拼人的时候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