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中央集权1  (第1/2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中央集权(1)    “丞相可有意见?”刘彻一脸真诚的看着周亚夫问道。    对于周亚夫,刘彻根本就没想过可以凭借一个移民军管的计划就能让他低头。    假如周亚夫如此轻易的就能低头,那他也不是周亚夫了。    在汉室历史上,周亚夫就像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    他最终甚至为了坚持原则,绝食而死。    这样的人,又岂会因为利益交换而妥协?    刘彻选择先谈移民,其实只是希望周亚夫能听进他在盐铁问题上的分析和论据而已。    不然,要是对方连听都没听,就先入为主了,那么,就算说干口水,估计也没什么作用。    周亚夫踌躇了一会,心里面无数个念头闪过。    老实说,盐铁官营还是私营,朝廷准不准民间铸钱,商人阶级的存在性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对于汉室的列侯阶级来说,完全没有影响。    列侯们的经济来源,最大的一块,还是封国的食邑租税。    他们与商人的关系,也不怎么密切,顶多,就是与关中的大户们有些交情。    至于关东诸地的商人们…    汉室五十余年宽松的经济金融政策,使得关东商人们也不怎么需要朝廷大佬的庇护。    对于大商人们来说,既然我给了钱,朝廷未必照顾我,不给钱,朝廷也未必打击我,那我为何还要把口袋里的小可爱拿去给别人?    所以,汉室前中期的商人们一方面在作死的道路狂奔不已,另一方面。却没有人去经营朝廷的势力和收买保护伞。    他们在汉室黄老派无为而治的呵护下,财富与土地急剧增长。    直到儒家和法家上台。磨刀霍霍的时候,他们才想起来要找保护伞。但可惜已经晚了。    临时抱佛脚,只能是被人当猪宰!    所以,周亚夫现在在考虑盐铁的问题的时候,基本就没从商人们的角度去思考。    商人们是死是活,与他没有关系。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仰或者未来两千年的中国,绝大多数时候,官府和主流舆论是拒绝承认商人的地位和贡献的。    市籍之人。贱户而已,下三滥的玩意,也好意思姓赵?    甚至,连商人们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    过去五十年,无数商人发达后,想的不是洗白商人的名声,而是费劲心思的,花费巨额资金,将自己的子弟后代送到长安。送到皇帝身边伺候,希冀能混个官身。    一旦自家子弟混出头来了,那全家上下,立刻弃商。花上大半身家,在长安置业落户。    因此,对周亚夫来说。此事的关键在于:盐铁官营后,会不会引起天下动荡?    要知道。关东诸侯们,十个有九个是靠着盐铁利润过日子的。    动了诸侯王们的奶酪。这帮家伙要是狗急跳墙怎么办?    还有,涉及太宗孝文皇帝,不管什么事情,周亚夫都要三思。    他是太宗孝文皇帝一手提拔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    只是…    天子所提的移民屯垦政策,若真是可行。    那可就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    旁的不说,移民屯垦之后,开发出来的土地,就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    更重要的是——移民能大大增强汉室对于辽东、辽西以及朝鲜新服之地的控制力,而且,移民同时还增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